后疫情时代如何提高财富免疫力?
一、人人都用得上的个人财富报表 增加被动收入提高抵抗力 搭建你的资产负债表: 1、总资产=流动资产+非流动资产 ( 流动资产= 现金+可以迅速变现的资产 ) 2、总负债=短期债务+长期债务 3、净资产=总资产—总负债 收入=主动收入+被动收入 你的收入全部来自“手停口停”的工资吗? 支出=需要(刚性)支出+想要(可以缩减)支出 收入高≠很有钱 现在有钱≠未来有钱 问题就在: 1.收入管道管理上:你有多少被动收入?尤其退休后60+~99+岁的 2. 支出管理上:给生活做减法,让消费回归理性和内心,才能守住财富 3. 财富管理上: 3.1: 哪些财富是可以短期爆发式增长,但是不一定能守护住 ? 记住:创业与投资容易,但是守业与投资业绩永不亏损难 3.2: 哪些财富是短期没有暴利,但是可以永不亏损并可以做到与生命等长? 黄金比例:消费60%,储蓄40%(尤其强制储蓄财务工具)。 问题:储蓄方式只有银行存款单(CD:Certificate of Deposit ) 么? 二、区分假资产、真负债 流动资产比例=流动资产/流动负债 现金为王时代:你的资产变现能力,强吗? 负债比率=负债总额/总资产 x 100% 现金比例=(货币资金+现金等价物)/流动负债 x 100% 你的债务水平健康吗? 问题:大量无法变现的房产(以及所关联的大量债务-每月本金与利息的强制偿还)到底是资产?还是潜在债务危机? 时间比时机更重要:在天灾人祸、失业、破产、失能等情况下,没有收入也可以存活的时间长度比守不住钱袋子乱投资、乱扩张、乱消费更宝贵!苦难时刻,活下去比活得好更有价值! 三、多维度衡量你的财富和财务健康 衡量财富的不是数字,是时间。 你的财富安全时间还有几个月? 财务安全月=流动资产/每月开支(生活开支+债务开支)。能够支撑6~9个月(没有被动收入的艰难时代,需要准备更长时间)。 财务负担比率=总支出/税后收入。一般要低于60%。 你的保单的保障额度够吗? 重度保障额度=税前年收入*5 人寿保障额度=税前年收入*10 先升维到全局,再降维到焦点。 财富免疫四大原则: 1、保证足够的现金和可以随时变现的流动资产。困难时刻:100万现金比1亿房产有价值!现金可以当饭吃,房子不变现时候不能当饭吃! 2、梳理自己的债务和支出。降低债务,降低非刚性支出。 3、对收入来源深入了解,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。提高被动收入来源。 4、转移黑天鹅风险。 我们的终极目标:拥有健康增值的资产负债表和持续流入的稳定现金流(尤其被动收入)。 做到有自信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生存,有底气握住自己的财富和人生。 人生3万天, 0~6岁学说话(父母养), 6岁~22岁学习(父母养), 22~60岁(38年)工作(其中有22年要养孩子), 60~99+岁(40年)养老, 那么,我们人生最后的40年的钱从哪里来?60岁前的38年若不做好规划与准备,是否能够安心高品质养老呢?仅靠国家基本养老金够么? 最后,那么问题来了: 1) 哪些资产是可以迅速变现的资产? 增加被动收入提高抵抗力 2) 哪些保单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? 3) 我们有几个被动收入管道? 4) 我们为自己的60~99+岁准备好了么?
退休生活絕對不是更縮衣節食!前金融業董事長張玲玲:想要財富自由必做的2件事
編按:財富自由的關鍵,在於減少開銷、增加被動收入。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,但怎麼做到?創富教練張玲玲,曾在金融業擔任高階主管多年。她指出,記帳掌握自己的需求和財務缺口,透過低波高息的投資工具累積被動收入,才能過有餘裕的退休生活。
她觀察,無法累積財富的人,有3大特質:不記帳、花錢衝動,以及缺乏正確的理財知識。如何改善讓錢包「漏財」的壞習慣,創造更多被動收入,達到財富自由的目標?
必做事事項一:記帳一年,財務漏洞、掌握實際收支
為什麼記帳有助理財?張玲玲指出,人的記憶並不可靠。特別是消費社會充滿了誘惑,人們常在不知不覺中,順手花掉小錢也不心痛。然而每天1百塊、1千塊的消費,一個月下來就會增加3千到3萬塊的額外開銷。「有人覺得自己開銷不多,錢應該夠用。一記錄,才發現並非如此。」
她推薦使用手機App記帳,例如CWMoney等App,可以記錄每筆開銷的類型,方便日後比較。例如,她會將餐飲開銷細分為蔬果、冷凍肉類、早餐、午晚餐外食等多個項目。如此一來,就能確認自己在哪些食物上花最多錢、不同月分的外食成本消長。「記帳記得愈仔細,你才會知道該如何調整預算。」
必做事項二:提高被動收入,讓未來不工作也有錢進帳
「當你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,心情會忐忑、不安。這不是退休後該有的情緒。」張玲玲指出,財富自由有個公式:年度被動收入/年度總開銷。數字大於1,才能安心地退休。達到財富自由的方法,無非是讓分母的開銷變少,分子的被動收入增加。前者可以透過記帳管理,後者則需要有計劃地投資。
不過,她也坦言,2000年時的經濟環境和今日有很大的不同。當時年金險的保費不高,年利率可達7%。在今日的低利環境,市面上已找不到利率如此高的保險商品。儘管如此,創造被動收入、分散風險仍是財富自由的關鍵。她建議,可挑選「低波高息」的基金產品。這類基金商品大多投資波動較小的金融股、資產股等,每年穩定配發現金股息,對準備退休的族群而言是不錯的選擇。
如果想投資股票,張玲玲的做法是挑選不同類型產業的龍頭股。例如,半導體類股挑台積電(2330),5G電子類股挑華通(2313)、鋼鐵類股挑中鋼(2002)等。不同產業的公司股價會輪流波動,進而達到平衡風險的目的。
她認為,股票是最能對抗通膨的投資工具。因應需求帶動物價上漲的同時,經濟成長也會拉動生產力提高,連帶使得股價長期往上漲。她也直言,只靠削減開銷並非對抗通膨的好方法。「少吃一個雞腿便當省錢,能撐多久呢?挑有潛力的產業進行投資,即便通膨,你的投資組合報酬也會持續增加。」
50後有4件事的開銷不要省!健康、社交、學習、旅行
她強調,退休後要活得健康快樂,運動、社交、學習、旅行,這4件事的錢絕對不能省。現在她最自豪的成就,不是錢賺得多,而是全身肌肉量增強。以往在辦公室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,讓她已是肌少症的高危險群。重訓2年以後,她已經能夠肩扛40公斤的重物。她語重心長地說,「沒錢但健康,我還可以去工作賺錢。有錢不健康,賺再多都只是送到醫院。」
她指出,退休後時間變多,學習、旅行、娛樂的預算至少會是退休前的2倍。記帳掌握自己的需求和財務缺口,透過投資累積被動收入,退休才能過得有餘裕。「退休生活是要更怡然自得、愜意暢快,絕對不是更縮衣節食!」
建立被动收入体系
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
© 2005-2022 douban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· 在豆瓣工作 · 联系我们 · 法律声明 · 帮助中心 · 图书馆合作 · 移动应用 · 豆瓣广告